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2023年度N型电池技术发展与设备创新论坛     第四届全球钙钛矿与叠层电池(苏州)产业化论坛暨钙钛矿光伏学术+产业+资本融合创新年会
光伏测试网 测试新闻 光伏新闻 查看正文

光伏企业“吃定”智能改造

2016-4-15 22:42| 发布者: 阳阳| 查看: 3322| 评论: 0|原作者: 刘倩|来自: 泉州网-泉州晚报

摘要:   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泉州光伏业加快技改升级步伐,迈入了创新转型、突围发展的关键期。记者从业界了解到,去年我市多家光伏企业进行自动化生产改造,实现产品优良率和生产效率“双升”。  引进自动化设备 ...
  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泉州光伏业加快技改升级步伐,迈入了创新转型、突围发展的关键期。记者从业界了解到,去年我市多家光伏企业进行自动化生产改造,实现产品优良率和生产效率“双升”。

  引进自动化设备 用工成本缩减七成

  开春以来,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新湖便忙个不停。国内光伏业整体回暖迹象越发明显,行业信心重新提振,企业的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新厂自动化生产布局由许新湖亲自抓。

  去年10月,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完成股改成为现在的阳光中科,而在从新能源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型之前,事实上这家公司已经在生产、技术层面做了大量铺垫。昨日,许新湖告诉记者,这几年公司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智能化改造上。

  据介绍,太阳能多晶电池片的生产主要有6道生产工序,即前清洗工序、扩散工序、后清洗工序、PECVD工序、丝网印刷工序及测试分选工序。昨日,在阳光中科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条长约百米的全自动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分布在长廊一侧。这条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由6条全球顶级的全自动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组合而成。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实时数据库平台的现代化生产线,利用电脑就可以实施生产计划调度和过程控制,并与ERP的供应链管理模块进行集成。每条生产线上只需两到三名工人,其他工序则由机器人承包。经历6道工序后,这些电池片被送往国内主要的光伏产区。

  生产效率的提升,也为企业缩减了大量的人力成本。2010年,阳光大地刚成立时启动了两条生产线,一线员工有200多人。如今企业生产线扩充到6条,而一线员工仍旧只有220人左右(两班次总量)。“算下来,自动化设备的引进大约为企业缩减了70%的用工成本。”许新湖说。

  但这样的改造提升投入不小,许新湖透露,仅2015年公司就投入了3000多万元。企业舍得在智能化生产改造上下血本绝非盲目。根据该公司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公司在自动化方面的投入基本上15个月就能实现成本回收,这还没算上企业良品率提升带来的经济效益。

  良品率提高2% 订单排到下半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尽管阳光中科的生产规模在国内光伏行业中只能算中小型企业,但凭借在生产工艺上的精益求精,其产品品质在国内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与其合作的也几乎都是国内顶尖的光伏企业。

  “我们最大的收获在于产品稳定性的提高。”许新湖说。进行智能化改造、自动化升级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也为市场拓展增加了更多砝码。经过改造,阳光中科公司产品的良品率从两年前的97%提升到了如今的99%。与此同时,公司生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也从2014年的17.8%左右提升至目前的18.5%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经济形势不好,很多行业企业发愁接不到订单,而我们在去年11月份订单就排到了今年下半年。” 自动化设备的引进,让阳光中科的产能得到了极大的释放。2010年投入生产的阳光中科一期300兆瓦项目,从2014年开始已几乎满负荷工作,每个月只安排一天时间休息。完成改造后,设备运营情况更加稳定,去年,公司又招收了十几名工人,将每月一天的设备“休息日”也取消了,实现真正的满负荷工作。生产效率由2014年的日产能大约17万片,提升到如今的日产能约20万片,产能提升20%-30%。而预计在今年10月投产的二期350兆瓦项目,自动化程度将更高,“在现在的水平上还能再节省40%的人力,日产能预计能达到30万片。”许新湖骄傲地说。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