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光伏测试网 测试技术 光伏材料 查看正文

悲情多晶硅,技术如何变现?

2015-2-2 18:55| 发布者: solartest| 查看: 2710| 评论: 0|来自: pv-tech

摘要: 百度CEO李彦宏说,我坚持对技术的庞大投入,我不管华尔街怎么想,IT行业从来都是一个技术向前的行业。 我觉得技术向前这话同样适用于光伏产业。 2008年是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时间节点,自2008年来,光伏产业呈现跌宕 ...

百度CEO李彦宏说,我坚持对技术的庞大投入,我不管华尔街怎么想,IT行业从来都是一个技术向前的行业。

我觉得技术向前这话同样适用于光伏产业。

2008年是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时间节点,自2008年来,光伏产业呈现跌宕的上下波动局面,也自那开始,业内逐渐有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行业鼎盛或回暖时期,企业通常都竞相扩张产能,行业跌入低谷时期,企业缩紧产能转而研究技术更新。这一点可以从国际知名技术期刊Solar Media《Photovoltaic International》每年的技术研讨论文量及广告窥探一二。

这其实并不科学,在许多新兴产业,技术是市场的推动力,尤其是技术更新。

根据观察,纵览光伏产业链,过去一年在产品制造端取得一定突破的环节出现在多晶硅、硅片、组件及逆变器,有些成功的迈出了以技术变现的第一步。

2014年中国主流多晶硅企业相继恢复盈利,国产多晶硅产量达到13万吨,进口总量10万吨。开工的企业逐渐增多,恢复到18家左右。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

重点是这种恢复盈利背后的真正状态,我们先做一道算术题。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多晶硅生产商使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这些企业包括GCL、大全、南玻、特变电工、永祥等,以其中代表GCL中能为例,在电耗最低60-65度情况下可实现15美金的生产成本,在进一步技术改进及电价调整情况下2015年有望到达12美金/公斤,规模再提高达到其最终极限值为接近9美金/公斤。

另一方面,由于大家都是使用此方法,因此眼下全球主流企业的改良西门子法都没有太多亮点,基本均靠能耗物耗下降,形成成本降低,四巨头旗鼓相当。

那么,在技术改进到达一个节点时,竞争的下一步怎么走?在成本有进一步降低的要求下,如何继续发展?

12下一页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