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光伏测试网 光伏投资 查看正文

深度调查舜天光伏业务关闭原因

2015-4-12 22:21| 发布者: solartest| 查看: 2831| 评论: 0

摘要: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但江苏舜天光伏却倒在了大好的春色里。 从多个渠道货获知,隶属于舜天国际集团的舜天光伏因不堪重负,已停止所有外贸、OEM及内销业务,“低调”地关闭了光伏业务,目前只留守个别人员处 ...
“双反”重创VS体制掣肘

       “光伏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在对外出口中,一旦该国家的政策有调整,企业就很被动”,前述舜天光伏的高管人士称,“双反”打压下,以出口作为主要业务的舜天同时还遭遇了汇率打压,企业早在2014年上半年就举步维艰。

       事实上,受“双反”影响,早在舜天光伏之前,就已有众多光伏企业提前谢幕。数据显示,自欧盟、美国宣布对华光伏“双反”以来,仅在2011~2012年间,中国光伏企业的数量就急剧下降,由262家锐减至112家,过半企业早早退出了光伏行业。

       “在‘双反’壁垒打压下,公司业务近几年几乎都不盈利”,上述高管称,舜天光伏以对外出口为主,但在欧盟“双反”的影响下,市场空间被压缩,一直没能很好地打开。

       在2013年,当时舜天光伏的总经理陆自力亦对“双反”深表担忧。他在媒体上公开表示,欧盟原来是舜天光伏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一年出口50兆瓦左右,涉及金额4000多万美元。但自2012年欧盟对华光伏“双反”以来,舜天光伏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就大幅收缩,由之前的年出口50兆瓦一度缩减至2兆瓦。

       据了解,在2012年的欧盟“双反”事件中,舜天光伏就遭到了欧盟的反倾销抽样调查。陆自力曾表示,如果继续盯住欧盟市场,加上反倾销税甚至反补贴税,很可能出口得越多亏损得也越多。

       如今,舜天光伏的境遇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

       谈及当下愈演愈烈的“双反”风波,上述不愿具名的高管称,为了避免遭受“双反”打压,国内光伏企业可以选择与第三方国家联姻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另一方面,除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双反”贸易壁垒和同行业竞争,舜天光伏内部出现的体制弊端及管理问题也成了企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国企那一套流程太繁杂,根本不适合搞光伏”,前述高管称,国企体制僵化、决策滞后等问题突出,一个项目流程走下来,可能得花费1~2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这往往就错过了项目的最佳时机。

       有别于传统的能源项目,光伏对政策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一旦政策有变或决策滞后,就会影响到项目的后续建设。“光伏需要灵活、快速响应”,该高管直言,民企小而精,能灵活应对市场,因此适合做光伏,但舜天光伏在大国企病的掣肘下,项目进展缓慢,错失良机。

       “光伏兴起的这些年,企业急功近利,没有踏踏实实静下心来,迟早是会出问题的。”在光伏火热的时候,一些企业疯狂到什么程度?上述高管称,“就连原本卖箱包、卖衣服的也抢着做光伏。”

       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信息来源的验证。一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向笔者表示,舜天光伏是在江苏舜天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做起来的,当时光伏产业正风生水起,领导的设想是把光伏板块做大、做强,再像舜天船舶一样上市。该人士称,由于舜天并非光伏行业出身,因此就外聘了一个团队,后来因故被解聘了之后,就由非专业人员来管理,遗憾的是在疯狂砸钱投入后公司一直没有什么生意,只能靠江苏国信集团(2010年,江苏舜天国有股权被整体划拨给江苏国信集团)的国企背景关系做做国内的项目,“据说亏损要上亿”。
12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