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有效结合 格尔木既是一个“日光城”,又是严重荒漠化地区之一。据2009年青海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格尔木市沙化土地面积为231.9万公顷,其中重度沙化土地面积33.4万公顷,占14.4%;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132.4万公顷,占57.1%。 太阳能发电产业园区地处柴达木盆地戈壁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异常脆弱。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这里地表植被极为稀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极易引发沙尘。 北控(青海)绿产新能源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郑丽丽回忆,2011年刚来到格尔木建厂时,周围都是戈壁滩,几乎寸草不生。施工现场经常刮起龙卷风和沙尘暴,条件十分恶劣。 如今光伏园区已经焕然一新。记者看到一排排新疆杨、枸杞、花灌木沿着光伏园区各条道路绵延数十公里。 据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2014年,青海省投入1.53亿元,在格尔木市光伏产业园区开展造林治沙工程,绿化项目覆盖面积近2.5万亩,其中枸杞经济林2万亩,有效推动格尔木市荒漠化光伏产业发展区域生态环境治理。 在园区主干道两侧,记者看到还有工人在掘土植树。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在荒漠上建设光伏园区,可以有效降低地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你看那些荒漠里特有的骆驼草,就长在光伏面板下面。另外,光伏电站所发的电还能够用于提水灌溉,改造荒漠”。 格尔木林业局工程师王少军介绍,企业对绿化工作积极性很高。在光伏电站开展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种植优良牧草和经济作物,使荒漠化土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而且减少了蒸发量和风速,遏制了土地荒漠化,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把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与荒漠化、沙化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带动荒漠化、沙化的治理,为我国探索和创新荒漠化、沙化治理开辟新的途径,实现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与荒漠化、沙化治理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