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二、PERC电池片I-V曲线凹陷现象分析 1、PERC电池单片在短脉冲(60ms以下)测试I-V扫描方向出现曲线凹陷现象,V-I扫描方向曲线正常,而随着脉冲宽度(10ms-60ms)的增加,I-V曲线凹陷现象逐渐消失。 2、曲线凹陷现象出现的位置在Pmax(最大功率点)的前段 3、曲线凹陷现象出现与PERC电池本身电容特性有关(后续详细分析) 三、PERC电池单片在不同脉冲宽度下IV特性 PERC电池单片短路电流(Isc)随脉冲宽度【10ms-80ms】的变化 ![]() PERC电池单片功率(Pmax)随脉冲宽度的变化 四、PERC电池单片在不同脉冲宽度下IV特性分析 1、PERC电池单片短路电流Isc在脉宽10ms下I-V与V-I数据差值差异较大(1.79%) 2、PERC电池单片短路电流Isc在脉宽40ms以上I-V与V-I数据较为接近(0.067%) 3、PERC电池单片功率Pmax在脉冲宽度10ms下I-V与V-I数据差异较大(5.3%) 4、PERC电池单片功率Pmax在脉冲宽度30ms以上I-V与V-I数据较为接近(0.062%) 五、PERC电池单片稳态模拟器VS长脉冲模拟器对比 PERC电池单片效率(Eff)在德雷射科脉冲模拟器与计量院稳态数据对比 ![]() 1、中国计量院测试条件:稳态模拟器下,取样时间:1s,恒温(25℃)加真空吸附,采用无影测试方法(计算每个探针排的阴影遮挡,而后去掉阴影遮挡后重新修正辐照度) 2、德雷射科测试条件:脉冲模拟器,取样时间:170ms,无温度系数修正,取V-I测试数据,裸测(仅用其中计量院一片标定好辐照度)横向比较 3、测试结果:Eff最大偏差:0.275%,最小偏差:-0.01% PERC太阳电池组件实验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