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近期,我国自然灾害频发:6月23日,江苏盐城阜宁县遭龙卷风袭击;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等地更是接连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自然灾害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当地光伏产业带来巨大损失,比如在盐城,一家公司的3兆瓦屋顶光伏项目全部损毁;而有地区的光伏电站由于受到强降雨及洪涝影响,几乎成了名副其实的“光伏海”。
据了解,像龙卷风、台风和大暴雨这样的自然灾害对光伏电站的影响的确比较大。但一般来说,恰恰是在这些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光伏电站数量较多。面对无情的灾害,光伏电站该怎么办?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工程师表示,要想抵御自然灾害侵袭,需要把好光伏电站在选址、设计、施工这三个阶段的关口,关键性工作一个都不能少。而在电站建设完成后,如何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后期运维所发挥的作用不容低估,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不可或缺。
问题一:如何抵御大风侵袭?
夏天来了,台风也来了。台风对光伏电站的影响,往往会有两种答案:“飞起来的”和“飞不起来的”。 相关人士表示,光伏电站在前期调研阶段,就需要对项目场址的土壤、气象、环境、地质构造等因素进行精准评估。根据项目地点的地质和构造,电站选址应尽量避开台风、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 光伏电站抗风能力绝大部分由光伏支架所决定。理论上光伏支架的最大抗风能力为216千米/小时,光伏跟踪支架最大抗风能力150千米/小时(大于13级台风)。抵御台风,首先需要有很牢固的光伏支架。因此,光伏电站一定要加强地基、支架,同时要保证组件边框强度。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址设计,严控产品质量,合理计算风压、雪压等。 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而这些地区又是我国台风频发的地区。其中,浙江宁波的一些分布式光伏电站在抵御台风方面就积累了一些经验。 这些电站之所以能够抵御台风侵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电站系统根据当地情况,严格参照沿海建筑物的抗风抗震参数进行设计,选择具有较强耐压能力的镀锌支架,在电池组件的设计和布阵上充分考虑了抗风的卸风口,并选用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这个例子说明,光伏电站是完全有能力抗住13级台风的。只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即使有强台风来袭,光伏电站也不会“飞上天”。
问题二:如何避免洪水浸泡?
目前东部地区光伏电站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每年到梅雨季节,东部地区暴雨和洪灾发生的几率比较大。据了解,这些地区的光伏电站一旦遭受到水泡,除了部分光伏组件还能抢救回来,电气设备基本报废。 简单地想,要想避免洪水浸泡,提高光伏电站支架的高度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单纯增加支架高度,必定大幅增加成本,也会增加电站的不稳定性。况且极端天气出现,从目前来看毕竟还是小概率的。因此,重中之重其实是选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