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与电池片翘曲的关系,分别选取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测量与电池片焊接后的翘曲度,并对互连条铜基进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随着互连条屈服强度的降低,电池的翘曲度随之降低,并发现互连条的屈服强度与互连条铜基晶粒尺寸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互连条屈服强度越小其铜基晶粒尺寸越小。互连条屈服强度在同一水平,不同的厚度的互连条焊接电池片后翘曲程度不同,应用于组件后,对组件功率的影响较明显。
关键字:互连条;屈服强度;翘曲;晶粒;功率
1 引言
太阳能光伏组件中涉及的材料众多,涉及金属、高分子、无机材料,互连条在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用于连接电池,起收集、传输电流作用。在传统制备组件的过程中,互连条与电池需要进行手工焊接,焊接后电池会有一定程度的翘曲。随着电池向着轻薄化发展,互连条与电池焊接后电池的翘曲更加明显。在组件制备过程中,电池翘曲越明显,电池隐裂、碎片的几率越高。生产过程中发现,电池片的翘曲与互连条力学性能有着明显的关系。互连条的屈服强度越大,电池片翘曲程度越大。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的转换效率将会越来越高,电池在工作时通过的电流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增加收集电池电流的互连条截面积,为了不影响电池受光面积,因此通常会考虑增加互连条厚度。为减小电池片的翘曲度,在使用大截面互连条时要求互连条必须有低的屈服强度。因此,在使用互连条时,为了保证电池片具有较低的翘曲度,尽量采用屈服强度低的互连条。但在选择互连条时,低屈服强度的互连条需要满足一定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互连条的屈服强度主要取决于互连条铜基材的屈服强度,因此铜基的性能是互连条性能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于为了满足互连条低屈服强度的要求而使铜基材发生过烧。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与电池片翘曲度的关系,并对互联条铜基材进行组织观察,分析影响电池片翘曲的关键因素。选择低屈服强度的互连条,将不同厚度的互连条应用于组件,测试电池翘曲和组件功率变化。
2、实验材料与方法
选择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表层合金锡铅焊料为Sn62Pb36Ag2系焊料,铜基截面尺寸为1.8mm*0.2mm,互连条截面尺寸为1.8mm*0.25mm。互连条力学测试采用万能电子拉力机测试,测试过程中,互连条标距100mm,每种规格的互连条取5个有效数据,实际测试过程中定义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为屈服强度。
分别取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规格均为1.8mm*0.25mm*294mm,采用手工焊方式焊接于156多晶硅电池上,每片电池正面焊接3根互连条,电池片厚度为190~210μm,焊接温度325℃±5℃,焊接完毕后测量电池的翘曲度,测试方式如图1所示,每种规格的互连条焊接2片电池,每个电池翘曲度测试3个点,最终的翘曲度取测量平均值。 将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制样,磨去表面锡合金层,对铜基进行研磨、抛光、腐蚀,铜基腐蚀采用FeCl3+盐酸+酒精溶液,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铜基的金相组织。 选取屈服强度在同一水平的低屈服强度互连条,屈服强度的差别小于3MPa,互连条规格分别是1.8mm*0.20mm、1.8mm*0.25mm和1.8mm*0.3mm,对应的铜基规格分别为1.8mm*0.15mm、1.8mm*0.20mm和1.8mm*0.25mm,将其应用与组件,测试其功率。 3 结果与分析 表2是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焊接电池 后电池的翘曲度,图2是翘曲度的趋势图。从表中数据看出,随着互连条屈服强度的增加,电池翘曲度逐渐减小,当互连条屈服强度达到40Mpa时,电池几乎无翘曲度。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池的翘曲度与互连条的屈服强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互连条的屈服强度主要取决于铜基强度。在铜及铜合金中,引起铜及铜合金强度增加的强化机制主要是固溶强化、沉淀强化、细晶强化、形变强化等机理。互连条采用的铜基为纯铜,结合铜基材的加工工艺考虑,铜加工过程中会存在加工应力和残余应力,可能会影响互连条应力分布,但能使铜基材发生强度增加的机制主要为细晶强化和形变强化。细晶强化的机制为:在多晶体金属中,晶粒越细屈服强度就越高,多晶体在受力变形的过程中,位错会发生滑移,位错被晶界阻碍而塞积在晶界表面,晶粒越细,单位面积内晶界就越多,位错被阻碍的作用就越明显,从而使材料强化。形变强化的机制为:金属在冷变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位错,金属变形的主要的方式是位错的运动,位错的运动过程中相互交截,形成割阶,使位错的可动性减小,同时位错的交缠形成位错结,使位错运动变得困难,从而提高材料强度。 图3是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铜基材的金相组织。图中可以看出,在互连条屈服强度为105Mpa时,铜基晶粒组织都为等轴晶与孪晶,且等轴晶比较细小;当互连条屈服强度降低到91MPa时,铜基中的部分细小晶粒长大,当互连条屈服强度降低到54MPa时,铜基中的细小晶粒已经基本长大;而互连条屈服强度降低到40MPa时,铜基中的晶粒出现了明显的长大。
图三 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铜基材的金相组织,100*(a)1#,(b)2#,(c)3#,(d)4# 如前所述,晶粒的细化会引起材料强度的提高。因此本试验中的四个互连条样品,随着铜基材晶粒的粗化,铜基在单位面积内晶界减少,形变产生的位错所受阻碍减少,铜基强度随之下降。 对同屈服强度水平、不同规格的互连条进行测试,屈服强度、翘曲度和组件功率结果如表3。 从测试数据看出,互连条屈服强度较低时,互连条焊接电池后,电池的翘曲度均较低。同时可以看出,随着互连条铜基厚度的增加,组件最大的发电功率增加。因此,使用低屈服强度的互连条时,可以选用更厚的规格,在增加组件功率输出的同时降低电池碎裂的几率。
4 结论 本文采用不同屈服强度的互连条,通过互连条与电池的焊接试验测量翘曲度,得出互连条屈服强度与电池翘曲度的关系,并观察互连条铜基材的金相组织,具体结论如下: 1)随着互联条屈服强度的降低,电池在焊接互连条后的翘曲度逐渐减小,当互连条的屈服强度降低至40MPa时,电池的翘曲度很微小。 2)电池的翘曲度与互连条的屈服强度密切相关,而互连条的铜基材是决定互连条屈服强度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铜基金相组织的观察,发现互连条屈服强度越小,铜基晶粒越粗大,互连条屈服强度为40MPa时,铜基晶粒会明显粗化。 3)随着互连条铜基厚度的增加,组件最大的发电功率增加。因此,使用低屈服强度的互连条时,可以选用更厚的规格,在增加组件功率输出的同时降低电池碎裂的几率。 5 建议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互连条这一光伏组件制造的辅材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低屈服强度的互连条将成为趋势,这就要求互连条的制造厂商在制备过程中更加精细的控制生产过程,对于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铜基材的软化退火工艺,调整好铜带退火的工艺,尽量保证退火充分,采用优良的铜带退火设备;退火后的铜带在收卷时不能增加其应力,即需采用合适的铜带收卷装置。 2)控制互连条浸锡过程中的张力,这需要改变目前互连条浸锡的设备,尽量减少浸镀过程以及成品收卷时的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