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第十三条 认证机构设立子公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认证机构从业2年以上,并且2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 (二)子公司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设立条件,同时符合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三)子公司由认证机构全资或者控股。 第十四条 认证机构设立分公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认证机构从业2年以上,并且2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 (二)分公司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备设施; (三)分公司具有5名以上相应领域执业资格和能力的专职认证人员; (四)分公司所在地具有获得本机构认证的组织; (五)分公司具有符合认证认可的相关管理制度;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第十五条 认证机构可以设立从事批准范围内的业务宣传和推广活动的办事机构,并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中资认证机构向办事机构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外商投资认证机构向办事机构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机构备案。备案内容包括:名称、地址、负责人、业务范围、隶属认证机构等。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直属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公布依法备案的办事机构名录,并向国家认监委报送所辖区域内备案的认证机构所属办事机构的名录。 第十六条 境外认证机构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其业务范围内的宣传和推广活动的代表机构,并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向国家认监委备案。备案内容包括:名称、地址、负责人、登记证明文件、国外认可机构证明文件、隶属认证机构等。 国家认监委应当公布依法备案的代表机构名录。 第十七条 认证机构通过合约方式分包境外认证机构的认证业务,应当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并承担因分包而造成的认证风险和相关责任。 申请从事分包业务的认证机构应当首先取得相应认证领域的从业批准。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向国家认监委申请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一)认证机构缩小批准业务范围的; (二)认证机构变更法人性质、股东、注册资本的; (三)认证机构合并或者分立的; (四)认证机构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的; (五)认证机构发生其他重大事项变更的。 认证机构申请扩大业务范围的,认证机构应当从业1年以上,并且1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 扩大业务范围的申请由国家认监委参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予以办理。 第三章 行为规范 第十九条 认证机构应当公正、独立和客观开展认证活动,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其认证活动可能引发的风险和责任,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认证机构及其子公司、分公司、办事机构不得与认证咨询机构和认证委托人在资产、管理或者人员上存在利益关系。 第二十条 认证机构应当建立保证认证活动规范有效的质量体系,按照认证基本规范和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实施认证,并作出认证结论。 国家认监委尚未制定认证规则的,认证机构可以自行制定认证规则,并报国家认监委备案。 第二十一条 认证机构应当通过网站或者以其他形式公布其认证范围、认证规则、收费标准以及其设立的子公司、分公司和办事机构的名称、业务范围、地址等信息内容,并保证信息内容真实、有效。 第二十二条 认证机构及其分公司、子公司同时开展活动时,除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义务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要求: (一)认证机构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地址,为核心办公场所,统一发布和报送认证信息。 (二)认证机构有多个办公场所开展认证活动时,应当确保所有办公场所采用相同质量管理体系和程序,控制所有人员和认证过程。 第二十三条 认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认证人员管理制度,定期对认证人员的能力进行培训和评价,保证认证人员的能力持续符合要求,并确保认证审核过程中具备合理数量的专职认证人员和技术专家。 认证机构不得聘任或者使用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认证活动的人员。 第二十四条 认证机构应当对认证委托人委托认证的领域、产品和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其法人资格等资质情况进行核实,根据认证委托人的规模、性质和组织及产品的复杂程度,对认证全过程进行策划,制定具体实施、检测、检查和监督等方案,并委派具有相应能力的认证人员和技术专家实施认证。 第二十五条 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对认证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确保认证和产品测试过程完整、客观、真实,并具有可追溯性,不得增加、减少或者遗漏认证程序和活动,并配备具有相应能力和专业的认证人员对上述过程进行评价。 认证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程序对认证结果进行评定和有效控制,并对认证证书发放、暂停或者撤销有明确规定及评价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