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笔者:听说,晶龙今年又提出了硅片在原有成本上再降一毛钱,这是怎么回事? 靳保芳:线切全年满负荷生产,保证了晶龙有活干、有钱赚,能继续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市场危机时期,更应拼技术、拼成本。除了核心技术独步市场外,我们另一秘诀就是不断降低成本。截至4月份,硅片成本比去年又降了1毛钱。 挖潜增效,全面推广先进工艺。譬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推广回收悬浮液切割工艺,不再购买新悬浮液,因为旧悬浮液要比新悬浮液价格每吨低4000多元;提高单晶硅棒的单刀切割长度,由去年的600毫米提高到现在的650毫米,使得在同等条件下切片出片率提高3%-4%。我们还围绕生产各个环节,在物料消耗上进行科技攻关,通过改进工艺、优化流程或试用新材料,降低消耗。改造设备实现生产升级,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方法。 “坚持围绕前沿技术开展科技创新,以创新赢得新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笔者:未来技术创新向哪一方向努力,有何长远规划? 靳保芳:坚持围绕前沿技术开展科技创新,以创新赢得新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既要立足当前、注重效益,又要放眼未来,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掌握几项能够在业内、在国家叫得响的重大技术成果。比如金刚石线切割技术将来肯定是一个发展方向,我们已经研发成功,年底将逐步推广。 科技创新的探索永无止境,核心竞争力来自创新能力的持续保持。在硅片制造部线切车间,永远有一台线切机是用于技术革新的试验机,通过一步步摸索工艺,再一步步由小批量向大批量推广。 笔者:核心竞争力来自创新能力,在技术创新方面晶龙又是如何做的? 靳保芳: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核心技术。我们始终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把它看作企业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并确立“勇于创新,超越自我”的晶龙精神。晶龙创立以来,从规模、设备到人员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自主创新精神。自主创新精神一直引领着晶龙人不断走向卓越,超越自我。 技术研发方向明确,创新能力可持续。晶澳是国内唯一一家参与到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制定的主要光伏厂商,单晶硅要向大直径、高寿命的方向发展,硅片的努力方向是超薄、大直径、小角片。电池、组件向高效和可靠性发展。 笔者:全产业链和规模生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无关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企业规模越大、拥有的产业链越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 靳保芳:市场寒冬中,光伏产品价格猛跌,甚至跌至低于成本价,很多光伏企业呈现了一个发展怪圈:产业链越全,就越赔钱;生产的产品越多,赔得越多,销售的越多,赔得越多。为什么全产业链、规模生产在市场低迷期没有竞争优势了?归根结底,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所独有的、其他人不具备并且也学不到的优势。盲目扩张求大求全,并不一定带来核心竞争力。市场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在多晶硅制造——— 拉晶——— 切片——— 太阳能电池片——— 太阳能组件——— 系统工程安装等这条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上,很多企业实现了规模生产,但每一个产业链条可能都不是市场中做得最好的,那么,一旦市场出现危机,很多企业都不能保证有一个产业链条能赢得市场。 我们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全产业链,还在切片链条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即使硅片价格一降再降,仍能争取出盈利空间。危机时刻,核心竞争力能“保命”,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