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高海拔地区自然阳光光谱辐照度测量 (6)结合近几年光伏电站在湿热及沿海地区出现的功率衰减及其他性能失效现象,通过气体腐蚀(例如盐雾腐蚀)对光伏组件的试验结果分析,通过相应的高电压诱导衰减(PID)试验,制定光伏组件在湿热气候下的PID试验方法和盐雾试验方法及对应的试验序列与判定依据; (7)针对近几年光伏组件在我国西部地区安装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电气安全特性隐患(热斑效应问题、旁路二极管热性能失效状况),课题组组织国内光伏检测实验室对旁路二极管在干热、湿热等气候条件下的工作温度与其热特性进行了试验方法研究,为最终确定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依据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图4:试验人员在昆明室外试验场进行辐射计量值传递法的标准组件室外标定 图5:光伏组件在湿热条件下的高电压诱导衰减试验(PID)前后的电性能参数变化 2013年1月,在《光伏组件分级研究》课题顺利通过验收后,课题组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对认证技术规范草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的《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_第1部分:干热气候条件》、《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_第2部分:湿热气候条件》、《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_第3部分:高寒气候条件》系列认证技术规范申请备案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