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光伏测试网 测试技术 测试分析 查看正文

LSCM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和开发中的应用

2014-1-3 11:44| 发布者: echo| 查看: 9118| 评论: 0|来自: solarzoom

摘要: 摘 要:为了满足快速、精确的测量分析,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引入的晶硅电池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本文阐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测量原理以及在电池各环节测量中的 ...
  1.2 测量原理

  图2 共聚焦的原理:A 聚焦;B 散焦

  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物镜在样品上聚焦。光在样品表面发生反射,沿原路径返回光源。返回光被单向透镜偏转 90 度,在针孔表面上集中。激光显微镜根据到达光接收元件的反射光的强度,检测样品是否定位在焦点位置。这种光学系统叫做“共聚焦光学系统”,这种检测原理叫做“共聚焦原理”。

  激光源发射的光束穿过X-Y扫描光学系统和覆盖在样品表面的光栅。但由于它通常采用点光源,观测视场内的区域分成多个1024×768(像素)点。通过X-Y扫描光学系统对样品进行扫描,光接收元件检测来自每个点的反射光。在Z轴方向驱动物镜,重复扫描过程,在每个点的Z轴位置上获得反射光强度。系统假设Z轴焦点位置位于反射光强度最大的地方,然后记录高度信息和反射光强度。在Z轴方向上累计聚焦位置信息,得到一副全聚焦图像。

  2.样品测量

  2.1 原始硅片的测量

  不同于半导体的晶圆,对于表面亚纳米(Ra:0.01~0.8μm)级别的微观粗糙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当前对于太阳能级原始硅片表面形貌的测量,更多的是关注微米尺度的形貌[2],判定表面机械损伤层的类型、是否存在切割线痕或往复痕及其规格特征。

  图3 砂浆悬浮液切割太阳能级硅片表面2D和3D形貌
  图3给出了现在主流技术--砂浆悬浮液多线切割生产的硅片,硅片表面呈现疏松的机械损伤层(MDL,Mechanical damage layer)。近年来,金刚线(DW,Diamond Wire)切割技术,以更高的切削效率和环境友好优势,作为前者的替代技术,正在不断扩大推广范围,但是其加工后的硅片表面完全呈现截然不同的形貌,如图4所示。早期开发DW相关技术过程中,A. Bidiville等人就用SEM特意对比过两种方式切割的硅片表面形貌差异[3]。在原始硅片表面形貌测量方面,LSCM同样有着毫不逊色的表现。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