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光伏测试网 测试技术 测试分析 查看正文

LSCM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和开发中的应用

2014-1-3 11:44| 发布者: echo| 查看: 9133| 评论: 0|来自: solarzoom

摘要: 摘 要:为了满足快速、精确的测量分析,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引入的晶硅电池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本文阐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测量原理以及在电池各环节测量中的 ...
  对于图10所示的栅线缺失的问题,实际上是得益于电池的高漏电数据以及红外热成像定位的漏电位置,在利用LSCM观察漏电位置时发现了银栅线缺失,而且在缺失的栅线处有多处塌陷。为了考察清楚栅线缺失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对漏电位置进行了断开,从横断面上发现了晶体存在贯穿电池前后的孔洞(图11 A),是造成电极塌陷及p-n结导通的诱因,因为正常区域(图11 B)的横断面都是光滑、完整的。国内西安交通大学的黄国华[9]等人曾经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多晶的微孔缺陷,本文所发现的缺陷也具有上述微孔的相应特征。

  能够实现对于180μm厚度的硅片横断面进行观测,充分显示了LSCM“共聚焦”测量的优势,这方面普通宽视野光学显微镜是达不到的。

  图11 电池不同区域的横截面形貌:A,漏电点;B,正常
  2.5 新型高效电池开发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于电池转换效率的要求提高,各研究机构和电池生产企业都在推出更高水平的电池生产技术,以满足客户需求。其中黑硅(BS,Black Silicon)[10]、钝化发射极和局部背接触(PERC, 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ontact)[11]是目前两个典型的研究和应用方案,两个方案的开发和生产实施也离不开微观形貌的测量。

  图12 黑硅3D表面形貌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