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对于图10所示的栅线缺失的问题,实际上是得益于电池的高漏电数据以及红外热成像定位的漏电位置,在利用LSCM观察漏电位置时发现了银栅线缺失,而且在缺失的栅线处有多处塌陷。为了考察清楚栅线缺失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对漏电位置进行了断开,从横断面上发现了晶体存在贯穿电池前后的孔洞(图11 A),是造成电极塌陷及p-n结导通的诱因,因为正常区域(图11 B)的横断面都是光滑、完整的。国内西安交通大学的黄国华[9]等人曾经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多晶的微孔缺陷,本文所发现的缺陷也具有上述微孔的相应特征。 能够实现对于180μm厚度的硅片横断面进行观测,充分显示了LSCM“共聚焦”测量的优势,这方面普通宽视野光学显微镜是达不到的。 图11 电池不同区域的横截面形貌:A,漏电点;B,正常 2.5 新型高效电池开发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于电池转换效率的要求提高,各研究机构和电池生产企业都在推出更高水平的电池生产技术,以满足客户需求。其中黑硅(BS,Black Silicon)[10]、钝化发射极和局部背接触(PERC, 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ontact)[11]是目前两个典型的研究和应用方案,两个方案的开发和生产实施也离不开微观形貌的测量。 图12 黑硅3D表面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