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产业基金“过桥” 有了前期启动资金,银行才愿意投放贷款,光伏电站通常按此路径进行建设。以一个100M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例,总投入资金约8亿元。自有资金占30%,没有这笔2.4亿元的启动资金,就无法拿到银行5.6亿元的贷款,对中小光伏电站而言,这是笔不小的数目。 国灵光伏应用产业投资基金(下称国灵光伏基金)正是瞄准了这块巨大的需求,希望为光伏企业通过提供启动资金,撬动业内上百亿元的银行贷款。 成立于4月17日的国灵光伏基金,是国内第一支光伏产业基金。该产业基金吸纳了光伏制造和新能源投资领域的八家企业进入,首期融资5亿元,主要目标是为解决分布式光伏项目在获得银行贷款前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该基金最大的特点是依赖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及和灵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 该基金总裁卞华舵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独家采访时,并不否认国灵光伏基金带有一定的“过桥资本”性质。但他表示,该基金在提供前期启动资金的同时,还会利用自有政府和市场资源同时提供项目路条、银行贷款、政府补贴、项目出售等全方位的服务,而这种服务往往是很多分布式光伏项目急需的。 由于分布式光伏仍然是依赖政府补贴的项目,国灵光伏基金在寻找项目时,首先跟当地政府接触,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在国灵光伏基金母基金的基础上,期望建立一些地方性的子基金,并由当地政府部门拿出一定的钱,作为引导资金放入基金中,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卞华舵透露,其首期投资项目为山东潍坊市的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的分布式项目,并且已经与当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即将签署协议。 银行观望 现今距离国家能源局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出台《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已过去了9个月,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国家能源局已批复的18个国家级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中,仅有一家获得国开行放款。 其他银行虽然都在不断接触分布式光伏项目,却没有一家真正放款。 在4月17日召开的“2014光伏电站投资与金融峰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很多银行都将分布式光伏作为严格审查甚至禁止的项目。 为此,4月24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有关司局召开光伏发电银企沟通会。会上,很多金融机构质疑光伏设备质量和项目发电量,对提供贷款也担忧颇多。 外资却对此颇有兴趣。摩根斯坦利曾在4月组织一个国际金融机构团拜访国家能源局,表示非常看好中国分布式光伏前景。 2014年以来,类似的国灵光伏基金的各路产业基金也都在积极试水。中清能绿洲(北京)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兵装南方九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欲成立自己企业的产业基金,投资到企业自身拥有的分布式项目中;保利协鑫集团则正在主导一个租赁公司来推进分布式项目进行融资租赁;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在筹划成立自己的光伏产业基金等。 卞华舵表示,光伏行业的拐点已露端倪,只不过很多人还在由于分布式光伏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而在观望。但等到所有模式清晰后,赚钱机会也就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