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第九届钙钛矿与叠层电池(长三角)产业化论坛; 第九届钙钛矿与叠层电池(长三角)产业化论坛
光伏测试网 测试技术 光伏技术 查看正文

加快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

2014-12-26 10:55| 发布者: echo| 查看: 3303| 评论: 0|来自: 中国科学报

摘要: 空间太阳能电站涉及机械、航天等数十个领域,是一个巨型系统工程,其实际规模将会超过美国已经实施的“阿波罗计划”,能带动大批从事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并有望引发一场新技术革命。 面对日渐紧 ...
       空间组装方面,包括机器人(手)技术,亟待实现空间机器人的小型化、智能化,使其适应太空微重力、大温差、强辐射等极限工作环境;虚拟现实技术,开展虚拟现实环境下的装配建模、操作定位及交互式装配规划与评价。此外,还应进行地面缩比模型试验,对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结构性能、装配性能及电性能等进行实验研究。

       空间太阳能电站大功率连续传输的机电耦合问题也不容忽视。空间太阳能电站作为大型在轨运行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多场、多因素、多尺度的耦合问题,其环境载荷、结构参数对位移场、电磁场和温度场有着巨大的影响,相互之间的机电耦合问题十分突出。为此,亟待开展多物理量在极端恶劣的空间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机理、相互影响规律的研究,进而建立场耦合理论模型、挖掘影响机理。

       由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体积比国际空间站大许多倍,需要多次发射到近地轨道并进行组装,再送往地球同步轨道,而目前人类最大的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只有100吨,发射成本高。因此,需要研制低成本、大运载量的近地轨道运载器,以及高性能轨道间电推进系统。

       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应分阶段稳步推进

       空间太阳能电站涉及机械、航天等数十个领域,是一个巨型系统工程,其实际规模将会超过美国已经实施的“阿波罗计划”,能够带动大批从事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并有望引发一场新技术革命。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跟踪国际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近年,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核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参与的国内研究团队,分别结合各自的优势,在系统论证和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2010年,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完成了《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发展预测和对策研究》咨询评议报告,建议尽快开展相关论证和设计工作,得到了一批研究机构和学者的重视。根据目前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研究进展,综合分析我国的国情和各方面情况,建议在立足于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踏实且分阶段地推进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工作。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具体设计和发展,可分为近期、中期及远期来推进实施,即两大步三小步:第一大步,2030年建造兆瓦(MW)级空间太阳能电站;第二大步,2050年建造吉瓦(GW)级空间商用太阳能电站。第一大步之内,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2020年完成关键技术的地面攻关与模型演示验证,2025年完成兆瓦(MW)级电池阵空间构建的验证,2030年完成百米量级空间组装天线与相应聚光镜的验证。当然,如果能加快进程,将是大家更为希望的。
123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