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2023年度N型电池技术发展与设备创新论坛     第四届全球钙钛矿与叠层电池(苏州)产业化论坛暨钙钛矿光伏学术+产业+资本融合创新年会
光伏测试网 测试交流 行业研讨 查看正文

光伏万象:下游企业颠覆上游话语权

2015-11-30 12:31| 发布者: solartest| 查看: 2605| 评论: 0

摘要:   一直说光伏全产业链,中国光伏领跑者创新论坛将全产业链分为:上游的硅料、硅片端;中上游的电池片、辅料及组件端;中下游的逆变器等应用系统端,以及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与运维。中国的光伏产业,从技术及趋利的 ...
  一直说光伏全产业链,中国光伏领跑者创新论坛将全产业链分为:上游的硅料、硅片端;中上游的电池片、辅料及组件端;中下游的逆变器等应用系统端,以及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与运维。中国的光伏产业,从技术及趋利的角度发展,经历了光伏组件的大扩产到拥硅为王的时代,而行业利润的大转移,又让投资一窝蜂地转向电站建设和投资。

转型的光伏投资
  
  稍加留意,大家都不难发现,不少行业领头羊都在“十二五”的尾声调转注意力。比如彭小峰从专注于上游多晶硅片开采研发,变身下游应用端的代言人,他目前掌管的金融产品即是光伏电站的延伸。
  
  去年豪掷30亿元收购无锡尚德的顺风能源掌门人郑建明则对下游光伏电站呈几近挥金如土的痴迷。2013年抢在行业反弹以前,他在一个月内就大手笔收购十余个电站项目,全年支出高达80亿元。
  
  中盛光电专注下游的布局意识更是得到强化。王兴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强调:“早在光伏产业起步阶段,全行业一哄而起投产能扩大规模才造成了产能的过剩,而中盛是布局光伏产业下游和终端用户市场的发展方向,避开了‘十二五’期间的困局,我们的理念一直是往下游延伸,越往下游越有话语权,越国际越有话语权。”
  
  杨怀进在接棒海润光伏创始人任向东的董事长之位后,在资金流紧张的重压下也毅然转型,主攻下游市场。他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对于海润光伏而言,我们也在转型,转型的核心在于,一是在生产制造上降低成本,二是打开下游市场。把自己的产品全部变成电站项目,这样就没有必要再去卖产品参与国内的竞争了。”
  
  朱共山对于下游市场的兴趣可以追溯到2009年,因为投资回报率较高,电站开发运营的“引力”使他不安于“硅片之王”的冠冕,创办了协鑫新能源,主营电站的开发、运营业务等。但真正做大做强,还是2014年将之成功推上港交所。

变化中的产品话语权

       前几年买不到硅料,那就自己投产硅料;再后来,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自己建电站来消化;自己的产品如果不能直接卖到电站的,那就直接公关最终业主,由业主来指定原材料:比如组件中用到的封装材料、背板、电池片等。更有甚者,原材料的再上游,比如背板氟材料的供应商,更是在电站业主端的宣传上下足了功夫,导致电站业主或投资方在招投标文件中就直接指定投标产品的原材料必须是某某公司的产品。

      有些宣传能力不够的企业,为了让自己的材料能够被终端业主接受,索性直接投资电站,或参与开发电站,这种情况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不稀奇了。这直接引出了一个令技术人员为难的问题:到底是产品的配方有机组合形成的整体产品性能重要,还是某项材料的性能更重要?对于企业来说,本来已经开发好的完整产品,为了符合业主的需要,不得不再用业主指定的原材料再开发出一套新配方的产品,再去做一系列的产品认证和试验,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产品开发成本,造成资源重复配置。

       如果这种原材料本身已经是被广泛应用的,那还好。对于新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在材料技术之外又增加了很高的市场投入成本,成为新的无形贸易壁垒。对于业主来讲,一味强调或过于相信某种材料,而忽略了产品配方的有机组成,就可能导致部分中标产品的配方只是简单满足了招标的需要和实验室的一些基本测试,而没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为后续的电站运营带来了风险。

       对于电站投资方或业主来说,按照术业有专攻的通行说法,或许并不一定是某种产品或材料的专家。在产品设计上,还是应该把主导权还给专业的技术人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提供最合理的产品。对于业主来讲,或许更应重视产品的整体性能,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去。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